濮阳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3年(修订) 一、专业代码:740101 二、专业名称:旅游服务与管理 三、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四、职业面向 面向旅游及相关服务行业的旅游景区服务、旅游电子商务服务、旅行社服务、定制旅行服务、导游服务、酒店服务等岗位(群)。 本专业培养德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旅游地理、导游讲解、旅游电子商务、定制旅行、酒店接待等知识,具备旅游景区服务、旅行社运营、定制旅行服务、酒店服务等能力,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景区服务、旅行社服务、定制旅行服务、导游服务、酒店服务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五、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具有旅游景区、旅游电子商务、旅行社、定制旅行、导游、酒店服务的能力; 2.具有基本的旅游产品咨询、接待、销售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职业道德; 4.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客户沟通、突发事件处理的能力; 5.具有引导游客爱护环境、文明安全旅游的能力; 6.具有适应旅游行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 7.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职业类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客房服务员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EEPM)、旅行策划、定制旅行管家服务、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邮轮运营服务接续专业举例。 接续高职专科专业举例:旅游管理、导游、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定制旅行管理与服务、智慧景区开发与管理。 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游规划与设计 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专业课 1.餐饮服务与管理 基本内容:讲授酒店餐饮部组织结构和各岗位职责,菜点酒水知识,中餐服务程序及西餐、酒吧、自助餐、送餐等服务知识及操作规程。 基本要求:进行操作技能训练。 基本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餐饮服务知识,能灵活处理常见与疑难问题,能胜任餐饮部各岗位工作,教学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直观性。 2.旅游英语 基本内容:在中专英语的基础上,系统讲授旅游酒店英语,强化听说能力的培养。 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旅游服务术语,有较好的语音、语调基础。 基本教学方法:以正确识读旅游酒店英语教学目标,以专业英语为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具备一定的旅游服务会话能力。 3.旅游概论 基本内容:旅游的概述、发生及发展、基本要素、旅游市场、旅游业的构成。 基本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旅游业的概况。。 基本教学方法:讲授旅游的概述、发生及发展、基本要素、旅游市场、旅游业的构成,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发展的前景。 4.旅游心理学 基本内容:心理学、心理学的本质、旅游心理学、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基本要求:认识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的本质、了解旅游心理学、理解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基本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心理学以及心理学的本质,重点理解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5.河南旅游 基本内容:系统地掌握河南的旅游规划、各地市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及主要旅游景点与旅游线路。 基本要求:以全新的视角去介绍河南省的省情、历史、文化和旅游景点,了解河南旅游概况,提升专业能力。 基本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河南省的省情、历史、文化和旅游景点,重点理解河南旅游的研究意义。 实习实训 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景区服务、旅游电子商务旅行社服务、定制旅行服务、导游服务、酒店服务等实训。在旅游景区、旅游电子商务企业、旅行社、酒店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1)公共课基础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课时 | 1 | 语文 | 本课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为指导,通过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三大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接受人类进步文化,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 120 | 2 | 体育与健康 | 本课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为本课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为“指导,本课程主要分为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通过传授体育与指导,本课程主要分为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通过传授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培养运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行动爱好和专长,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健全人格,强健体魄,具备身心健康和职业生为与生活方式,健全人格,强健体魄,具备身心健康和职业生涯发展必备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涯发展必备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 120 | 3 | 英语 | 本课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为指导,通过基础模块,传授主题、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语言策略等六大部分,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认识文化的多样性。 | 120 | 4 | 政治 | 本课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为指导,通过基础模块,拓展模块两大部分的学习,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具有政治认同素养、职业精神素养、法治意识素养、健全人格素养、公共参与素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的内容和要求,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 | 120 | 5 | 历史 | 本课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物理课程标准2020》,内容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其主要任务在于帮助初学者掌握中国历史及世界历史的发展、演变及现状,抓住历史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 | 合计 | | | 480 | 基础课占总课时比例 | | 37% |
(2)专业核心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课时 | 1 | 餐饮服务与管理 | 讲授酒店餐饮部组织结构和各岗位职责,菜点酒水知识,中餐服务程序及西餐、酒吧、自助餐、送餐等服务知识及操作规程。 | 320 | 2 | 旅游英语 | 在中专英语的基础上,系统讲授旅游酒店英语,强化听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旅游服务术语,有较好的语音、语调基础。 | 320 | 3 | 旅游概论 | 旅游的概述、发生及发展、基本要素、旅游市场、旅游业的构成。使学生初步了解旅游业的概况。 | 320 | 4 | 旅游心理学 | 心理学、心理学的本质、旅游心理学、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意义。认识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的本质、了解旅游心理学、理解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 320 | 5 | 河南旅游 | 系统地掌握河南的旅游规划、各地市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及主要旅游景点与旅游线路。以全新的视角去介绍河南省的省情、历史、文化和旅游景点,了解河南旅游概况,提升专业能力。 | 220 | 基础课占总课时比例 | | 63% |
学期 | 学期 周数 | 教学周数 | 考试 周数 | 机动 周数 | 周数 | 其中:综合的实践教学及教育活动周数 | 一 | 20 | 18 | 1(军训) | 1 | 1 | 1(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 | 二 | 20 | 18 | 1(社会实践) | 1 | 1 | 三 | 20 | 18 | 1(社会实践) | 1 | 1 | 四 | 20 | 18 | 2(服务单元操作实训) | 1 | 1 | 五 | 20 | 18 | 1(仪容仪表培训) | 1 | 1 | 2(客房安全与清洁) | 2(客房服务员考证训练) | 六 | 20 | 20 | 19(顶岗实习) | / | / | 1(毕业教育) | / | / | 总计 | 120 | 110 | 31 | 5 | 5 | | | | | | |
| 11 | 基础 课程 | 旅游概论 | 100 | 6 | 2 | | 2 | | 2 | | | | | | | 12 | 餐饮服务与管理 | 68 | 4 | | | | | 4 | | | | | | | 13 | 旅游英语 | 138 | 9 | | | | | 3 | | 3 | | 3 | | | 14 | 河南旅游 | 56 | 2 | | | | | | | | | | 2 | | | 小计 | 527 | 31 | 5 | | 5 | | 11 | | 5 | | 3 | 2 | | 17 | 专业 课程 | 旅游心理学 | 认识心理学 | 116 | 8 | | | | | | | 4 | | 4 | | | 18 | 了解感觉 | 123 | 6 | | | | | | | | 2 | 3 | 1 | | | 掌握客房服务策略 | 39 | 3 | | | | | | | | | 3 | | | 19 | 掌握旅游购物服务策略 | 56 | 2 | | | | | | | | | | 2 | | 20 | 旅游概论 | 旅游资源的保护 | 116 | 8 | | | | | | | 4 | | 4 | | | 21 | 舌尖上的旅游 | 123 | 6 | | | | | | | | 2 | 3 | 1 | | | 认知旅游市场 | 39 | 3 | | | | | | | | | 3 | | | 22 | 认知旅游产品 | 56 | 2 | | | | | | | | | | 2 | | | 小计 | 334 | 19 | | | | | | | 4 | 2 | 10 | 3 | | 29 | 专业任选课程 | 社会实践活动 | 56 | 2 | | | | 1 | | 1 | | | | | | 30 | 专业技能类选修 | 135 | 9 | | | | | 3 | | 2 | | 4 | | | 31 | 小计 | 191 | 11 | | | | 1 | 3 | 1 | 2 | | 4 | | | 顶岗实习 | 570 | 19 | | | | | | | | | | | 19 |
其他教育活动 | 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 | 30 | 1 | | 1 | | | | | | | | | | 军训 | 30 | 1 | | 1 | | | | | | | | | | 毕业教育 | 30 | 1 | | | | | | | | | | | 1 | 小计 | 90 | 3 | | 2 | | | | | | | | | 1 | 合计 | 3031 | 17 2 | 28 | 2 | 28 | 1 | 29 | 1 | 29 | 2 | 29 | 5 | 20 |
注:1.本方案的总学时为3031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为1119学时,占37.5%;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1912学时,占49.6%;任 选课319学时(其中人文选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课时比约为4:6),占10.1%;其他类教育活动90学时,占2.8%。 2.总学分172,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记1学分;军训、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毕业教育等活动1周记1学分,共5学分
教学资源 1.图书资料专业图书资料基本上能满足师生借阅需要。在校图书馆藏书中,本专业图书一般不少于3000册,期刊10种,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书籍和期刊杂志总数不低于20册/每位学生,并建有电子阅览室。 2.交流资料。有一定数量的国内外学术交流资料;有一定数量的校际学术、教学研究交流资料;有历年校刊、论文及学生优秀毕业论文(报告)等完整资料。 3.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视听资料、多媒体仿真软件、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真实的工作场景结合,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跨校的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要有用挂图、模型、教具、教学录像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了解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前沿科学与先进技术。 4.信息技术应用。具有一定的投影仪、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计算机数量接近1台/1名学生,并配有必需的教学软件。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促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 向合作学习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教学方法 常用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教学时应依据教学目标、学科性质、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学习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学段评价、目标评价、任务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强化专业技能考核。为了使学生掌握应用于生产一线的各专项技能,要强化对实践技能的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在毕业前进行,既便于学生牢固掌握各项技能,也便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考核评价。实践技能是通用模块、专门化方向模块和选修模块中所教授的专业技能,根据各地化工生产的实际需要由学校选择考核。 3.实现评价的多元化,依据学生表现、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4.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充分肯定与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发展学生心智。 5.要将职业技能鉴定纳入到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之中。学 校可向职业技能鉴定主管部门申请成立职业技能鉴定所或考试培训中心,也可挂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或考试培训中心。学校要出台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生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管理办法》,推行将学生培训、鉴定成绩记入学生档案,学生必须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以及毕业证书后方可毕业的“多证”制度。 质量管理 1.建立科学可行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与制度;完善教学质量检查、监控的督导机制;实行教师业务、学生学籍的网络化管理。 2.建立健全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相适应的学生安全、考勤管理制度和实践成绩评估体系。 |